【「通波仔」知多D】

冠狀動脈球囊擴張成形術(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 , PTCA)俗稱「通波仔」,是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歷史中最先採用的技術,用以打開阻塞或狹窄的冠狀動脈,但由於復發率非常高。隨著醫學發展,單純的「通波仔」,後來加入支架植入術,以降低復發率。手術過程簡單,過往手術都是經由大腿內側位置進行穿刺,出現併發症機會較高;而時至今天,九成以上病人均可輕手腕位置放入導管,減低手術風險逹3%。

「通波仔」手術適合絕大部份心臟冠狀動脈血管狹窄或阻塞的冠狀動脈心臟病患者。植入支架數量沒有上限,但植入數量多於10個則會增加併發症的風險,心臟科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接受搭橋手術;較高齡及腎病患者亦未必適合,須先經由醫生進行風險評估。

雖然現時「通波仔」像是一個只需局部麻醉的簡單手術,但術後護理絕不能忽視。因為導管於動脈血管置入,傷口有出血的風險,術後要有嚴謹傷口監察。如術後情況穩定患者可於即日或翌日出院。

正常情況下,病人待傷口復完後便可如常生活,一般術後三至四天可開始進行輕量的步行運動,並逐漸增加運動量;如患者因急性心肌梗塞情況下進行手術,則須待七至十天後始進行運動及乘坐飛機。此外,由於目前主要治療趨勢均建議置入抑制細胞增生的藥物支架,相比傳統裸金屬支架的25%復發率,藥物支架可減低復發率至低於5%。惟病人必須依循處方,長期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否則有機會導致急性支架梗塞;同時間,患者須承擔有關藥物風險,如出血。

再好的手術都有一定風險,術後亦有復發的機會。患者必須保持良好生活習慣,注意飲食,多加運動,按醫囑服藥及定時覆診,並持之以恆。

李家輝醫生
心臟專科醫生
醫善同行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