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臨近,不少人計劃外遊,泰國作為港人最喜愛的旅遊目的地之一,聞名遐邇的按摩服務更吸引眾多旅客。然而,在享受放鬆和舒適的同時,也潛藏著一些健康風險。一名馬來西亞男子早前在泰國接受腳底按摩後懷疑細菌感染,雙腿出現嚴重紅腫、疼痛及膿液滲出,甚至一度難以行走。雖然事主並無透露是甚麼細菌引致疾病,但一般而言,若皮膚組織受到感染,常見的便是蜂窩性組織炎。
撰文:醫善同行醫學顧問、感染及傳染病醫學會前會長連慰慈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我們抵禦外界威脅的第一道屏障。它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組織構成,不僅能保護內部器官免受物理損傷,還能阻擋外來細菌、病毒及其他有害物質的侵入。
健康的皮膚通常能有效隔離外界細菌,即使有些細菌存在於皮膚表面和周圍環境中,正常情況下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威脅。然而,一旦皮膚受損,例如出現裂痕、擦傷或微小傷口,屏障功能便會削弱,讓細菌有機會入侵,有機會進一步引發如蜂窩性組織炎的嚴重感染。
蜂窩性組織炎是一種由細菌感染引起的皮膚和皮下組織的炎症,主要特徵包括皮膚發紅、腫脹、劇烈疼痛,有時會伴隨發熱甚至膿液形成。常見的致病菌是革蘭氏陽性菌例如金黃葡萄球菌,這些細菌可存在於我們的皮膚表面或日常生活環境中,通常情況下並不會對健康人士造成威脅。但若進入人體的深層組織,便可能引發發炎反應。
皮膚病患者感染風險較高
按摩本身並不會直接導致感染,但當皮膚有傷口或損傷時,若按摩場所衞生條件不佳,感染的風險便會大大增加。不潔的按摩油、工具或毛巾都可能成為細菌的傳播途徑。如果技師在按摩前未清潔雙手,細菌更容易通過直接接觸受損皮膚侵入人體。即使表面看似正常的皮膚,若存在微小損傷,也可能成為細菌的進入點。
有些皮膚病患者,例如濕疹或銀屑病患者,由於皮膚屏障功能受損,感染風險會較高。這類患者的皮膚常處於乾燥、破裂或紅腫的狀態,若不及時妥善護理,細菌可能透過這些損傷侵入深層組織,引發感染。蜂窩性組織炎若未得到及時治療,細菌可能進一步進入血液,導致敗血症或深層組織感染。
如果已經感染,治療的首要步驟是清潔傷口並排出膿液。此外,大多數情況下需要使用抗生素,輕微感染可口服抗生素,但嚴重感染可能需要住院,注射抗生素或手術治療。除了治療感染本身,皮膚病患者需進一步管理皮膚狀況,避免抓傷或進一步損害皮膚,以減少感染惡化的風險。
技師應徹底清潔雙手
預防蜂窩性組織炎的關鍵在於保護皮膚屏障並注重衞生。在按摩前,應仔細檢查皮膚是否有傷口或裂痕,若發現損傷應避免按摩受損部位。同時,選擇一家衞生條件良好的按摩場所非常重要。技師在按摩前應徹底清潔雙手,使用乾淨的毛巾和工具。此外,患者自身也應保持皮膚清潔,按摩前淋浴有助於減少皮膚表面的細菌數量。對於患有濕疹、銀屑病或其他皮膚病的患者,如果皮膚正處於發炎或損傷狀態,應避免接受按摩。
按摩雖可舒緩身心,但也應注意自身健康和衞生細節,特別是對於有皮膚病或皮膚受損的人士,更需謹慎選擇按摩服務。按摩後也應密切留意皮膚狀況。若出現皮膚紅腫、疼痛或滲出膿液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以免病情惡化。